2012-01-05 信报财经新闻
去年初研究部曾向大家介绍,利用美国道琼斯指数的「狗股策略」(Dogs of the Dow),应用在香港股市上。一年伊始,也许可再与读者重温此策略,以及检讨这策略在去年的表现。进而与大家介绍今年(2012年)的「狗股」。
让我们先重温一下,何为道指「狗股策略」?
这是一种简单兼且执行容易的股市投资策略。做法是投资者于每年底(或年初)选出道指30只指数成分股中,最高股息率的首十只股票投资,并且持有此投资组合至翌年底;然后再重复「狗股策略」的做法,重新拣选过十只「狗股」,组成新一年的狗股投资组合。如此类推,周而复始。(注:狗股策略只在选道指成分股,从而使企业质素有一定保证,某年股价过于低残,大有可能源于基本因素以外的个别事件,股价过残反为投资者制造低吸良机。然而,此策略不一定适用于恒指成分股。)
利用这种策略拣股的方法,不难理解其方法是选取一些股价相对低残兼有派高股息的道指成分股纳入投资组合内(注:值得注意,若然派息金额维持不变,股价愈低残,股息率便会愈高,纳入「狗股」组合的机会便愈大)。换言之,此策略的理念,是相信去年股价表现差劲(兼有息派)的指数成分股,来年将可收复失地,并有较突出的表现。若此情况成立,「狗股策略」便可长远跑赢指数表现。
事实上,策略正如其名,Dogs在美股市场内,泛指一些被抛售至低残的股票,这也是此投资策略精髓所在。
按照此投资策略拣股,自1946年至1995年的50年间,投资组合每年平均回报率为16.8%,较道指同期的13.7%为高(即每年平均跑赢道指逾3个百分点)。若以2000年至今12年的情况,「狗股策略」按年表现只有7年表现较道指(及标普500指数)为佳,但累计回报率为29%,仍较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同期的23%和-4%为高【图1、2】。
那么「狗股策略」应用在恒生指数成分股上(即Dogs of the HSI)又是否奏效?
检讨三种策略结果
今年初我们按「狗股理论」,制定以下其中三个策略应用在恒指上:
策略一:每年投资最高股息率首十只恒生指数成分股,组合权重平均分配(即每只股票分配10%资金);
策略二:每年最高股息率首十只恒指成分股中,投资于股价最低的首五只股份,组合权重同样平均分配(即每只股票分配20%资金);
策略三:每年最高股息率首十只恒指成分股中,投资于股价最低排名的第二至第五的恒生指数成分股,组合权重分别为40%、20%、20%及20%。
按这三种「狗股」策略,自2000年至去年底,年回报率介乎6%至7.7%(累计回报率则介乎102.2%至144.8%),远较恒生指数同期的0.7%年回报率(或8.7%累计回报率)为佳【表1及图3】。而且在这12年里,每个策略只有3或4年「狗股策略」是跑输恒生指数,较美股约有半数时间为少,可见「狗股策略」应用在香港市场上仍有一定的优势。
其一,去年十只狗股中,罕有地有较大比重(半数)属于银行股【表2】。而去年银行股受到内地银根持续收紧,以及外围欧债危机冲击而表现差劲,直接拖累狗股的表现。
其次,去年狗股之一,思捷(330),全年下泻73%,对整体狗股表现造成负面影响(注:恒指成分股1年内下跌逾五成较罕见)。
策略是否失效有待探讨
无论如何,值得留意的是,道指「狗股」策略在过去逾60年的历史,有跑赢道指或标普500指数的良好纪录,但不争的事实是,自2000年至今,以往「狗股」策略突出的表现,有明显比下去的迹象。在近12年里,道指「狗股策略」只有7年是跑赢指数,且差距较以往为少(注:过去12年狗股策略只是每年平均跑赢道指0.3个百分点而已,较1946至1995年间的3个百分点有很大差距)。
这是否意味踏入2000年,美股步入连绵熊市(secular bear)后,狗股策略已不再奏效?还是因为这策略已广为投资者所采用,令其效用渐失?还是有其他原因呢?值得深究。
而去年恒指「狗股策略」表现同样强差人意,这是否反映恒指狗股策略正步美国的后尘,开始逐步失效?还是这只是个别情况呢?无论如何,附上2012年十只恒指「狗股」供参考【表2】。
分析员:吕梓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