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1950-2050年中国各年龄组人口每五年的变化(百万)

 
中国人口数字的变化 预计的人口数字
年龄组(岁)1950-19551955-19601960-19651965-19701970-19751975-19801980-19851985-19901990-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2010-20152015-20202020-20252025-20302030-20352035-20402040-20452045-2050
0 - 424-71920-6-266.121-18-12-80.43.9-2-8-6-20.2-1-3
5 - 91323-52121-6-266.421-17-12-80.43.9-2-8-6-20.3-1
10 -142.11323-42121-6-266.421-17-12-80.53.9-2-8-6-20.3
15 - 19-221323-42121-6-256.521-17-12-80.53.9-2-8-6-2
20 - 245.4-121423-32021-6-256.321-17-12-80.54-2-8-6
25 - 2925.2-12.51423-32021-6-256.521-17-12-80.54-2-8
30 - 341.82.45.20.52.41422-32021-6-256.521-17-12-80.64-2
35 - 391.52.32.85.512.61322-32020-6-256.521-17-12-80.64
40 - 440.61.82.83.75.41.82.11322-32020-6-246.621-16-11-70.6
45 - 490.21.12.23.645.31.721321-31920-6-246.621-16-11-7
50 - 541.90.91.62.944.34.91.72.11321-31920-5-236.621-16-11
55 - 59-22.61.42.334.24.14.71.82.21321-31920-5-236.720-16
60 - 641.3-232.12.52.94.23.74.622.51220-21819-5-226.720
>=653.23.60.33.74.96.57.88.5101313122135273949356.67.4
所有年龄组3.3487010095707289695645424235229.3-0-7-15-23



中国15-29岁的人口,在1970-80年和1980-90年分别增加大约7240万和7270万,接着的1990-2000年却骤降大约3470万,预料在2010-20年和2020-30年还会分别下降大约4400万和2200万;企业面对压力,要么提升生产力和加工资,要么结业。

表内所列,是中国人口1950-2050年每五年的变化,同时以五岁一组作年龄的划分。例如,左上角的格子显示,0-4岁的人口在1950-55年间增加2410万,不同年龄人口每五年的变化则如此类推。 1945-55年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内战后的第一个婴儿潮,内战后出生率激增,这个效应渗透到各个年龄组。这在表内见于由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斜线,第一组斜线以鲜黄色浅黄色来表示。

随着1945-55年婴儿潮的一代长成和生育,大约15年后的出生率出现另一次飙升。这个后果见于表内斜线另一个朝右下角的移动,也用鲜黄色表示。这两条平行的斜线彼此只差15年,显示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反对控制人口。

到了1970年代,毛泽东担心人口太多,转而鼓励「晚生、隔开生、少生」(译自英文文献),口号是「一个少了,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79年起,中国不顾一切实行「一胎化」(俗称「一孩政策」),1975-80年的生育率从而剧降,后果渗透到其后不同的年龄组。表内以鲜绿色来显示此政策对人口的负面影响。
婴儿潮人口的第三代(也就是战后第一代的孙儿女)在将近20-25年后出生,是为1985-90年的数字。他们对人口的影响见右边第三条鲜黄色的斜线。
计划生育和一胎化政策对下一代出生率的负面影响,在1990-2000年开始呈现。他们对人口的影响见表内浅绿色的斜线。

1980年的对外开放碰上15-24岁的人口激增,这是1960年代出生也就是婴儿潮的第二代。
到了1990年代,一胎化政策下第一代的效应开始在劳动市场上浮现。但1985-90年出生的婴儿在2000-05年陆续就业,暂时纾缓了供应;这可说是婴儿潮的第三代。但2005年以后,一胎化下第二代的市场后果开始呈现。
从表内可见战争结束、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以及大跃进和文革等运动的影响,政策所造成的变化要好几代人,前后一百多年才看得清楚。
今后,中国适工年龄的人口将会递减、老化。今后这几十年,企业只有不断提升生产率,才能以较高的工资争取到工人,否则就要结业或迁离中国。
2010-15年的15-54岁人口大致上包括二战和共和国成立后出生的两代人,其中的第二代生于1960-80年,而第三代生于1990-2000年。不少这类第三代农民工,父母也曾经到沿海打工,住过工厂宿舍,其后有些回乡,有些留在沿海。但城乡户口截然有别,民工的户口在农村,对城市来说属于外来人口,不享有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城市的服务,对国家是极大的挑战,城市居民和农民工更因此而分化。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住房。民工要么住在工厂宿舍,要么住在城市范围内的「城中村」;城中村有点像发展中世界的贫民区或者香港1950年代的寮屋区,在中国是城市向近郊扩展的产物。原来的农村给高速公路、商场、商住的高楼和新型工厂吞没。
由于前景不明,城中村的发展偏向短线投机,不少沦为贫民区,东一块西一块,支离破碎。但箇中的政治很棘手,国家很难收回业权。广州记录在案的城中村有138个,2000年估计总面积达87.5平方公里,占市区的22.67%。

摘自 信报财经新闻 2011-03-16 By   王于渐

Are America's Best Days Behind Us?

TIME Mar. 14 2011 封面文章 [摘要]
By Fareed Zakaria Thursday, Mar. 03, 2011
 
 On why we are excellent today:

Despite the hyped talk of China's rise, most Americans operate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U.S. is still No. 1. But is it? Yes, the U.S. remains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and we have the largest military by far, the most dynamic technology companies and a highly entrepreneurial climate. But these are snapshots of where we are right now. The decisions that created today's growth — decisions about educ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like — were made decades ago. What we see today is an American economy that has boomed because of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1950s and '60s: the interstate-highway system, massive funding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public-education system that was the envy of the world and generous immigration policies. Look at some underlying measures today, and you will wonder about the future.

The secret sauc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 Harvard historian Niall Ferguson, who has just written a book, 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 puts things in historical context: "For 500 years the West patented six killer applications that set it apart. The first to download them was Japan. Over the last century, one Asian country after another has downloaded these killer apps — competition, modern science, the rule of law and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modern medicine,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work ethic. Those six things are the secret sauc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 problem within today's U.S. politics:

The debate between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on the budget excludes the largest drivers of the long-term deficit — Social Security, Medicaid and Medicare — to say nothing of the biggest nonentitlement costs, like the tax break for interest on mortgages.  ( 注:Paul Krugman 也有类似看法,见其 2011-02-17 NYT专栏)

http://img.timeinc.net/time/daily/2011/1103/mortgage_graphic.jpg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moves by both parties is that, for the most part, they are targeting programs that have neither a wide base of support nor influential interest groups behind them.
And all those interests are dedicated to preserving the past rather than investing for the future. There are no lobbying group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dustries, only for those companies that are here now with cash to spend. There are no special-interest groups for our children's economic well-being, only for people who get government benefits right now. The whole system is geared to preserve current subsidies, tax breaks and loopholes.

Yet several studies, the most recent from the OECD last year, have found that the average American has a much lower chance of moving out of his parents' income bracket than do people in places like Denmark, Sweden, Germany and Canada.

The albatross of success:

it was success that hurt Britain, while failure helped Germany. British society grew comfortable, complacent and rigid, and it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rrangements became ever more elaborate and costly, focused on distribution rather than growth. Labor unions, the welfare state, protectionist policies and massive borrowing all shielded Britain from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system became sclerotic, and over time, the economic engine of the world turned creaky and sluggish.
When Franklin Roosevelt launched the New Deal, he spoke of the need for "bold, persistent experimentation," and he shut down programs when it was clear they didn't work. Today, every government program and subsidy seems eternal.

全文链接:http://www.time.com/time/nation/article/0,8599,2056610,00.html

附录:
American Science on the Decline?
Yu Xi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谢宇的认为横向历史比较,美国对科技的总体投入比例一直稳中有升,美国科技产出也长期占全球一半以上。虽然近十年来,亚洲新兴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增速远远超过美国,但在百分比水平还没有追上美国。

日本地震后,再看《楢山节考》的随想

发信人: hsr (hsr),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日本地震后,再看《楢山节考》的随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1 00:25:32 2011, 美东)
我没有研究过日本文化,也没有看过《楢山节考》,不知道这个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通过楼主的介绍,感觉这个电影似乎要表现两种日本精神: 1,赞扬老人自我牺牲的精神. 2,日本人的这种冷漠是被外部环境所逼迫的. 这种精神似乎与最近日本处理核危机的所作所为一致.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会说,日本这个民族是一个极度自私,虚伪,冷漠,残暴,和死不认错的变态民族. 无论说我浅薄也好,无知也好,我还是会因为我能认识到这个民族的变态性而感到自豪.

一个小孩将来对于一个族群有害或有益是一个未知数,但一个老人对于一个族群的贡献是一目了然的.老人是一个族群的过去,没有老人就不会有现在的这个族群的现在.当一个老人不能再为这个集体作贡献了,就要被抛弃.而且还要鼓吹他们非常主动地,淡定从容地去接受被抛弃的现实.年迈的老人主动地央求着被抛弃,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唱着赞歌,流连不舍去抛弃这些老人.能把这么冷漠残忍的行为描绘成一幅和谐的画面的民族是多么的自私虚伪残暴变态阿.
  因为贫困而被迫抛弃老人是一个虚伪的幌子,正如为了自己种族的生存去侵略去屠杀别的民族是一样的道理.日本人骨子里的这种残忍虚伪正是日本人始终不肯为他们的侵略行为道歉的原因所在吧.

如何看待历史其实是一个民族当代文化的表现.如果认为过去的"抛弃老人"的传统是"野蛮"的说明现在是"文明"的; 如果认为过去"抛弃老人"是贫困所迫的, 那只能说明现在富裕了,也就是说如果将来某天贫困了,那还得照样去"抛弃老人". 如果一个野蛮未开化的民族有这样的思想并不可怕, 如果一个民主的,高度工业化,现代化的民族有这样的思想,那么这个民族是多么的可怕.
  我认识的日本人大多很和善懂礼貌,很难把历史上的残忍屠杀和他们联系起来.有时在想,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们是否会象他们的祖辈一样,为了自己民族的发展而泯灭人性呢.
【 在 wu175 (北洋留学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地震为害日本已是多少个世纪了,早已被日本人接受了,直到二十年前,人民
--

发信人: jacinta (我不做妖很久了),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日本地震后,再看《楢山节考》的随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0 12:30:52 2011, 美东)
佩服你们,也许是我浅显,日本的电影我是不愿意看的。无论小津的刻意张显日本人民大难之后的优雅精致也好,还是后面他徒弟今村的写实日本人的癫狂和压抑也好。都是扭曲的。日本人从来没有真正镇定和从容过。相比之下,中国人的混乱和喧嚣也好,庸俗和肆意也好,才是真正淡定的产物。日本人的扭曲也许就在于他们民族史上从未强大过,从未大国过。多少代下来有一种灭绝的惶恐感一直延续下来。
 --

发信人: go88 (旧友重来),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日本地震后,再看《楢山节考》的随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0 02:37:41 2011, 美东)
看到楼主这个说日本电影《《楢山节考》的贴,想起了那个电影的导演今村昌平。

今村曾经是日本五六十年代著名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的助理导演。小津虽然是大师,电影作品也都被奉为经典,但是今村却对小津非常不以为然。因为今村觉得小津的电影在当时日本刚刚战后一片废墟的社会背景下,完全脱离现实,表现的故事情节都是一团和气安静祥和的家庭琐事,里面的人物都吃着白米鱼虾,衣着光鲜,举止优雅,让今村很看不惯。而小津的意思其实是越在一片废墟中,他就越是要表现日本文化最简单优雅的部分。当今村拿着他自己觉得不错的本子给小津看时,小津极为不屑,说你怎么就喜欢这些阴暗的内容,呵呵。其实小津不知道的是,这个副导演今村,之所以看不惯他老师的电影,是因为他自己从电影厂下班,晚上就去黑市做摆摊的副业赚外快糊口,他说小津电影里面那些白米鱼虾高级衣服,他在自己的生活里当时完全见不到。

后来今村自己出师后,拍的电影和小津的安静祥和题材就完全不同,不知道是否和曾经在黑市练摊的经历和底层社会关系有关。今村的很多电影后来也成为了大师级的作品,比如《黑雨》。我在YOUTUBE上看过很多日本老电影,那个“黑雨”的整版我就是在YOUTUBE上的。那个电影说的是广岛几十年后,一个村子里的人包括其中的一个女孩,纷纷死去的情节。里面有一个战争时当过兵后来疯了的疯子,村里一过汽车,他就抱着一个自以为是炸药包的包裹匍匐冲出去去挡汽车。。。

今村二战的时候还是学生,没当过兵。但是他的老师,那个著名的大师小津不但应征入伍参加过侵华战争,而且后来还做过志愿兵主动二次入伍在南洋做文宣工作。二战结束的时候,小津在新加坡成为战俘,后来被遣返回日本。小津第一次入伍参加的部队,就是37年上海淞沪抗战后的日本第一批侵华部队,直接投入到上海战场的。有一种说法他所在的部队曾经参加过南京大屠杀,还一种说法是没有。但是比较确认的是小津在自己的战斗日记中明确提到过参加过攻打江西南昌的战斗。而且还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是他所在的部队还参加过在长江上释放毒气。另外,说到小津的战斗日记,他曾经公开过他自己整理的日记本的封面,但是从来没有公开过完整全部内容,封面上有大致是“至死也不许公开”的标记。而他和友人谈起过的一件事情曾经被披露过,是因为小津曾经提到过那是他非常想在电影里面表现的一个场面:一个中国女孩被侵华日军强奸后杀害了,女孩子的母亲悲痛欲绝找日本军官寻找凶手,日本军官让部队排成一队让那个母亲指认,那个母亲无法明确指认,结果那个军官一刀劈死了那个中国母亲。。。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小津和友人所说的,是他对电影的构思,而非真实经历。但是估计小津看到和经历的,估计只会比那更残酷。

小津在战争结束后在新加坡的战俘营时,曾经一度不想回日本了,或者至少不想马上回日本。他曾经是抽签抽中最早回日本的一批,但是他主动放弃,让别人先回,他过了几个月才回去。战后,在小津的电影里面,基本没有正面描述表现战争的内容,都是里面的人物一句带过。但是,一句带过的内容,确都是带着一种怀念的感觉的。比如到后期他更让里面的主人公在酒吧里高歌军舰进行曲。

小津死后,他给自己的墓碑设计是,一个大字: 无。
。。。
有意思的是,小津的传记作家在其传记中提到,小津曾经在1938年到南京的鸡鸣寺求字,结果庙里的中国人和尚给了他一个“无”字。。。不知道当时中国人和尚对做为占领军的小津的这个"无"字是不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也不知小津最后墓碑上的这个“无“字是否真的是一种禅意。
。。。

后注:
历史不提的话,小津战后的电影其实都非常不错。有一个电影叫《东京物语》,里面的一些情节就很意思:一对老头老太夫妻到东京看儿子女儿,结果儿子女儿都推托让对方家里收留老头老太,后来干脆想出一妙计:让他们去旅游,结果订的旅馆又是青年旅社的廉价旅馆,整晚年轻人唱歌喝酒吵闹,后来老头老太实在休息不好受不了就提前回了东京,又不好意思回儿子女儿家,就在街上走。。。
--

发信人: wu175 (北洋留学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日本地震后,再看《楢山节考》的随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9 17:42:15 2011, 美东)
地震为害日本已是多少个世纪了,早已被日本人接受了,直到二十年前,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都是为了抗震而翻新后,地震已经不再可怕了。在某种角度上说,日本已经战胜了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做为一个岛国民族,面临天灾,有了经济实力以后,做了所有能够做的,战胜这样的自然灾害,实在是很伟大的。这是十分值得中国人学习的。
目前的危机是海啸和核辐射,我相信,几十年后,日本重新建设,也会采取措施,对自己子孙有个妥善的交待。而中国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经济实力,要是能够在规划和建设上面,多多考虑自然灾害的预防和便民措施,才是真能福荫子孙后代。
撇下海啸和核辐射不说,资源短缺和地震一直是困扰着日本的隐忧。20年前看过一套日本电影《楢山节考》,故事内容梗概如下:
》》》》》》》》》
在日本信州深山中的一个小村子里,由于赤贫而沿袭下来一种抛弃老人的传统:所有活到70岁的老人,都要被家人丢弃到楢山上。今年69岁的阿玲婆离上楢山的日子已不远,可她身体还挺结实,仍旧终日操劳。她的丈夫去年因害怕被丢到楢山上而逃跑了,她的内心却很平和,只是操心着长子辰平的续弦,对被村里人讨厌的次子利助也不放心。这天是楢山神的祭祀日,阿玉嫁给了辰平。阿玲婆因为担心媳妇嘲笑自己身体好用石头砸坏了自己的牙齿。阿玲婆和辰平都很喜欢阿玉,长孙朝吉娶了雨屋家的女儿。雨屋家因偷众人的土豆而全家被活
埋。阿玲婆教会阿玉捉鱼的办法,说通阿金与次子利助过一夜性生活,然后来参加送她上楢山的仪式。拂晓,辰平背着妈妈攀上了楢山的山路。山上白骨成堆,到了山顶,辰平依依不舍地告别妈妈,返回村里。天上飘下大片大片的雪花儿,阿玲婆在楢山大雪中平静地等待着死亡。
《《《《《《《《

由于没有足够的粮食,老人曾经成为日本社会被抛弃的一群。这个习俗很荒诞但也是很实在,让下一代活下去是大自然的规律,不能违背。如果可以一起活着,谁也不会把亲生父母活活饿死。了解了日本社会的过去,使人更理解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思想的根源,面临资
源短缺,人口众多,这是日本人80年前的国策,造成对邻国的伤害,要用百年时间去修复。
而中国在发现人口众多和资源短缺后,采取的是”独生子女“和经济改革政策,相比之下,中国的国策是内敛和求自救的,比日本要文明多了。
战胜天灾人祸,中国和日本在制定国策上面都曾经犯过错误,但是只要正确地面对,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要是能够不断的自我完善和修复,繁荣的东亚必定可以长期地领先世界。

--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中国: mitbbs.cn 海外: mitbbs.com·[FROM: 70.79.]
全文链接  :http://mitbbs.com/article1/Military/35490427_3_0.html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为何作家一定命苦?

 By 王迪诗  2011-03-19  信报财经新闻

我在一个月前开始重读《夏目漱石全集》,刚读到《三四郎》,日本就发生了九级大地震。那时我正陪着刚高中毕业的三四郎,从乡下乘火车来到五光十色的东京,深深被那宏伟而美丽的城市所震慑。这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在地震面前又是什么?Nothing。

地震面前,人人平等。这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能反映现实的真相。海啸会卷走穷人,也会卷走有钱人;会淹没知识分子,也会淹没文盲。这就叫做「平等」。
天灾总是教人无话可说,但今次看来还是像人祸多一点吧。在电视画面看着福岛核电厂浓烟四起,新闻标题竟然是「束手无策」!那是什么意思?难道只能默默等待核厂爆炸,让数万人受辐射影响而患癌?

凑成一片苦瓜乾

我在想,假如夏目漱石目睹今天日本灾后的光景,不知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大概也能沉住气挺过去吧,然后把灾难转化成文学。夏目漱石的一生本来就多灾多难,经历了悲惨的童年,常常饥寒交迫,后来获政府的奖学金到英国读西方文学,却在伦敦度过了人生最不快乐的两年。

真奇怪,那可是伦敦啊!那么好玩的地方居然也会令他苦不堪言。换了是我,一星期去七次Monmouth Street逛时装店,疯狂地跑遍伦敦的博物馆,晚晚听音乐会。这种生活,想起都忍不住阴阴嘴笑……不过,钱呢?阿水养我?

所以还是天天在办公室工作得像一头狗,真是含辛茹苦。

难得的是,夏目漱石的文字从容洒脱,没有像现实那么沉重,这大概是因为受了汉学和西方文学的影响。然而到了晚年文风一转,开始自我反省,一反省就不好看了。

一直觉得夏目漱石的样子有点像鲁迅。唇上一道胡子,深邃的眼神,很有点诗人的气质。诗人是不笑的,眼耳口鼻凑成一片苦瓜乾。历史上伟大的作家,绝大部分都是苦的,一生多灾多难,然后英年早逝。夏目漱石五十岁死于胃溃疡,算长命;Jane Austen 四十一岁就病逝;Virginia Woolf 五十九岁那年在衣袋里塞满石头,跳进河里让自己淹死;Franz Kafka 只活了四十年;RichardBrautigan 由出生那天开始进入逆境,流离失所,长大后长期抑郁,酒不离手,患过精神分裂,在精神病院写了The God of the Martians,但他最好看的作品当然是鼎鼎有名的Trout Fishing in America,全球卖出超过四百万册,我张口结舌的看了三遍,觉得Richard Brautigan 真是个怪人,然后便不能自拔地把这个怪人的所有作品逐本看完。

如果要我选最坎坷的大作家,恐怕就是Ernest Hemingway。十八岁那年,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救护车司机,重伤。留院期间邂逅了比他年长七岁的护士Agnes,听来很浪漫吧!本来两人计划结婚,不料Agnes却另结新欢。Hemingway 大受打击,这个打击一直持续到他死为止。有说他这辈子都无法走出被初恋情人抛弃的阴影,令他潜意识里有种向女人报复的心理,以致后来不断抛弃女人,一个又一个,一共娶过四个老婆,所有人都伤痕累累,包括他自己。最后就只剩「老人」与「海」的无尽唏嘘了。

最坎坷大作家

也许你会说,Daisy,情路崎岖不算惨啊,结过四次婚也不算什么,不知有多少港女连一次也没结得成啊!说得有理,但海明威先生的苦难绝对不只这些。他这辈子不停受伤,我所指的是身体的伤,而且很多时候伤得非常之无厘头,例如他在家里冲厕所,伸手拉下冲厕的绳子──「呯」的一声,竟发现自己满头是血!原来他误将天花灯的开关拉绳当成冲厕的绳子,猛的一拉,整个天花灯重重击在他的头上,在前额留下一道永久疤痕,以后每次被人问起都非常无瘾。连冲厕所都可以冲到头破血流,你见过未?

这未算惨。他的皮肉之苦还陆续有来:海明威在东非打猎时感染痢疾,在卢森堡时染上肺炎,在伦敦撞车。最离奇的是与第四任妻子去刚果旅行,飞机坠毁,海明威头破血流,老婆断掉两条肋骨。两人拖着半条人命登上另一飞机急往求医,谁知飞机爆炸,今次仲伤!世上居然有人黑仔到这个地步,真是不可思议。

人人都以为海明威死了,传媒纷纷报道这位大作家的死讯。但他居然没死,不过是体无完肤而已。海明威是一个不能静止下来的人,他负伤去钓鱼,谁知又遇上山火,手脚和脸部二级烧伤。有谁可以替他看看通胜?怎会有人连环不幸成这副样子?这时,海明威的身体基本上已是一副残骸,加上长年酗酒造成高血压和严重糖尿病,令他非常痛苦,你不能不服的是他依然坚持写作,直至有天,他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

海明威的爸爸、弟弟和妹妹都先后自杀身亡,有说他遗传了自毁的基因。我想那至少有一部分是对的,但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命运。有些灾难是上天的安排,但有种作家「需要」灾难,才有写作的题材。他们需要一个戏剧性的人生,才能获得写作的灵感。海明威一生不断转地方,转环境,换老婆,寻求持续的刺激,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然而不管现实生活如何多姿多采,一个人所能经历的事情毕竟还是有尽头吧,终有一天抓破了头皮也想不出该写什么,于是又去流浪,无止境地流浪……

假如不为自己制造一点灾难就无法写作,那还是不写也罢。世上没有一项成就,值得用自己的快乐来换。一看见那些自编自导自演文艺大悲剧的人,我就觉得好烦。

感受Pina 正能量

世人总喜欢把作家过分浪漫化,以为不吸毒、酗酒、抑郁、自杀,就不是一个杰出的作家,因为身为作家应该活得像个传奇,健康的生活并不浪漫。但我想,真正的天才根本不需要什么传奇,他们轻描淡写地活着,并不觉得自己有何特别。所谓「天才」,在特殊才华的范畴以外其实都是一个平凡人,是你和我在地铁、酒吧、图书馆和超级市场碰见的普通人。

看Pina Bausch 的作品,会感受到她的「正能量」。即使她在探讨一个悲伤的主题,她会告诉你悲伤的价值。最近看了由她编舞的艺术节舞蹈剧场《康乃馨》,邻座的一对男女坐了半小时便离场,我却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同一件作品,可以留在一个人的心里久久不散,也可以在另一个人心上不曾留下什么。
......
Pina Bausch 于1940 年生于德国,2009 年证实患癌,五天后便离世。但她在舞蹈界开创的新领域,早已让她成为影响深远的一位创作人了。《康乃馨》是我在今年香港艺术节看过最喜欢的节目。
http://world-of-daisy.blogspot.com/王迪诗

2011年3月10日星期四

小猫无辜遭染黄,郁闷!

郁闷的小猫

价值投资法的安全空间

安全空間(一):價值投資法的安全空間

- 2011年3月1日 - 信報研究部 徐天任

如果亞當.斯密(Adam Smith)於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是歷來最早的經濟學著作,克拉曼(Seth Klarman)1991年的《安全空間》(Margin of Safety)可能是有紀錄以來近期出版的網上售價最「昂貴」的投資參考書;這本現已絕版的《安全空間》仍可以在網上搜尋得到和全文下載,但偶然有人「割愛」的原裝書曾在亞馬遜和eBay拍得1200和2000美元「天價」。


價值投資法(value investing)始於「證券分析之父」格拉罕(Benjamin Graham,1894-1976)和多德(David Dodd,1895-1988)在1934年合著的《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所闡釋的投資理論,並經過格拉罕親自實踐證明行之有效(請參閱2010年6月8日「祖師爺的方法還行得通嗎?」),而將價值投資法發揚光大的是格拉罕嫡傳弟子、2008年以個人資產620億美元膺《福布斯》富豪榜全球首富的股神畢非德。

克拉曼(Seth Klarman)也是價值投資法的「信徒」,他1982年以2700萬美元資本在波士頓創立的對沖基金Baupost Group,截至2010年Baupost管理資產為22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11大的對沖基金,而Baupost自從1983年開始運作直至2009年,扣除費用的年均淨回報達19%,跑贏標普500指數的11%平均回報。克拉曼運用價值投資法在股市得心應手,他並於1991年將價值投資法的個人心得寫成《安全空間》(Margin of Safety—Risk-Averse Value Investing Strategies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出版,這本不再翻印的絕版書已成為收藏品,在網上交易平台eBay最高創出2000美元的拍賣價紀錄。

企業的人力金融籌碼

《安全空間》是克拉曼將格拉罕的《證券分析》審時度勢的重新發揮演繹,資產管理公司Redfield, Blonsky & Co.投資主管雷菲德(Ronald R. Redfield)則摘取《安全空間》各章節重點,於2006年5月夾叙夾議寫成一份投資參考備忘錄。雷菲德對克拉曼的價值投資策略推崇備至,他的筆記超過一半篇幅原裝從書中引述過來(下文的粗黑字),有若《安全空間》的濃縮節錄版本。

馬克吐溫曾道,每個人一生之中有兩段時間不應投機:當他不能承受風險和能夠承受風險的時候。克拉曼指出,投機者沉溺於預測資產價格走勢方向,但投資是嚴肅事務而不是娛樂,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猜想無助於提升投資回報,況且《安全空間》反覆申述的其中一個主調是未來是無法預測的,價值投資法的根本理念是透過踏實的分析工夫,例如一間上市公司股價是否充分反映其業務的潛在價值,公司會否由於業績理想令市盈率上升,從而吸引投資者願意付較高價買入其股票,因此價值投資者會專注於財務實況作出投資決定。克拉曼建議利用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預期業務未來產生的現金流的折現值)和內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以及更細緻的「分拆市場價值」(Private Market Value,企業每項不同業務本身的獨立估值)去衡量公司的內在價值。克拉曼亦十分重視企業管理階層的質素,他視之為企業的人力金融籌碼。

跌市是投資最佳時刻

「他人恐懼時我貪婪,他人貪婪時我恐懼」是畢非德深入人心的名言之一,克拉曼也認為,當大市下跌就是做一個價值投資者的最佳時刻。克拉曼解釋,有時股價波動只因為投資者主觀看法的轉變,並不是基本因素出現變化,但股價下跌卻每每引起大多數投資者的注意,擔心其中有什麼他們無法知悉的內幕訊息,最後很容易會觸發恐慌性拋售,因此不要將股價與公司業務的潛在價值混為一談。當然,並非凡是市價低殘的股票都可以考慮買入,有可能破產的公司的普通股即使怎樣便宜也千萬不要沾手,分析破產企業的投資價值是一項複雜深奧的藝術。

另一方面,華爾街經常存在追隨時尚的風氣,某個板塊特別是新興行業忽然受到投資者熱捧,相關板塊股份不斷炒高,令行業板塊的樂觀預期自我實現(self-fulfilling prophecy);然而,當投資者的熱情消退,買家變成賣家,股票供應大增,這時輪到悲觀預期自我實現。價值投資者須謹記自我思考,不要讓市場引導你;成功的投資者不要情緒化,對自己的分析和判斷要有信心。價值投資法反對預測,但會預測有效市場假設(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的命題時常出錯。

安全空間含義十分廣泛

安全空間的含義十分廣泛,克拉曼指出,其中一條進入安全空間之路是股票買入價與其潛在價值(underlying value)大幅折讓,而且折讓幅度大到可以抵消人為錯誤,或者挨得過市況劇烈波動的衝擊;跌市是投資理念的真正考驗。而價值投資法的原則就是買入一些股價遠低於其潛在價值的股票,持有直至其真正價值逐漸在股價上反映(格拉罕倡言的安全空間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亦即克拉曼的潛在價值)折讓只是一個假設幅度,沒有固定標準;克拉曼算是為格拉罕的安全空間定義上補充說明。而畢非德的價值投資法是情願買入股價相對合理的優質企業,放棄股價便宜的普通公司)。但投資者亦需要經常檢討手上的股票為什麼被低估,並且牢記買入相關股份的原因,假如當初作出投資決定所持的理據不再成立,便立即沽出。投資者的時間就是用在妥善管理手上投資組合以及發掘新的投資對象。

投資組合須包括現金

Baupost經常持有一定比例現金,這亦是克拉曼堅持奉行的投資原則,他強調牽涉機會成本的最重要決定因素是投資組合有沒有包括現金,保持適量現金才不會錯失投資機會;即使組合其他投資項目亦必須具有隨時變現的能力,投資與收藏珍品的分別在於投資可以產生現金流,成功投資者的竅門尤其是短線投資必須掌握沽貨的主動權,想要沽貨便沽貨,而不是在市價不理想時也被迫拋售投資項目。

價值投資者的基本目標是不要輸錢,要避免或減少投資損失的機會必須注意風險,投資者若只憧憬或着眼於投資項目升值帶來的回報目標,很容易會忽視了下跌的風險,克拉曼認為,與其設定一個即使非常合理的投資回報目標,投資者其實更應該訂定風險指標;世事難料,即使河水每100年才氾濫一兩次,也不能不買水災保險,投資者必須隨時準備不可測的事件會突如其來。此外,分散投資和做好對沖也屬於避險策略。

克拉曼與他的價值投資法同門師兄畢非德一樣,拒絕投資自己並不了解的股票。克拉曼更認為,槓桿對於大部分投資者是既無需要也不恰當的玩意;而《安全空間》有一章節題為「金融市場新產品有利於華爾街(投資銀行),但不利於客戶(投資者)」(Financial Market Innovations Are Good for Wall Street But Bad for Clients),專門討論金融市場各種新生投資產品,他指出,投資者必須明白一項新發明初期成功並不就代表有永恒價值;新產品的缺點和問題需要較長時間才會浮現;今天是新穎的發明,明天可能發覺這是錯漏百出甚至荒謬的東西。

雷菲德在筆記表示,讀到《安全空間》上述章節時令他猛然發現,當時(2006年?)大行其道的按揭期權(pay option mortgages)不就是克拉曼所講的新發明?不知雷菲這位「價值投資法信徒」能否有所領悟,帶領Redfield, Blonsky & Co.安然度過2007年的次按危機?


安全空間(二):是時候購買金融災難保險

- 徐天任 2011年3月8日 - 信報研究部

索羅斯1992年狙擊英鎊為他的量子基金贏得10億美元,沽神保爾森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沽空美國次按產品,據報他的Paulson & Co.利潤高達150億美元;相比起索羅斯和保爾森,信奉價值投資法的克拉曼雖然沒有單項的一鳴驚人之作,但他的Baupost基金自1983年創立以來,度過金融海嘯直至2010年維持每年平均投資回報達19%。且聽克拉曼如何在「QE年代」進行安全空間投資部署。

克拉曼(Seth Klarman)在他的《安全空間》(Margin of Safety—Risk Averse Value Investing Strategies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提醒投資者,務須注意你的理財顧問是否投資於他自己建議的項目,如果一間飯店的廚師也外出用餐,你大概不會幫襯這間飯店。克拉曼去年5月出席CFA周年大會時接受《華爾街日報》駐紐約的著名財經專欄作者施維格(Jason Zweig)訪問強調,他的對沖基金Baupost Group整個陣營會傾盡私人荷包所有押在認定的投資項目。

克拉曼透露,Baupost不但有一班推心置腹共同進退的合夥人,並且建立了包括高級知識分子和資深機構的忠實客戶基礎。價值投資法採用的是長線投資策略,並不期望投資項目很快會有收益,所以很多時候比大市或其他投資者表現失色,但平均每年會跑贏大市,長期複式計算下來便為客提供頗為可觀的投資回報。而Baupost所謂忠實客戶有兩個特點:其一是Baupost若告訴客戶今年成績理想,他們都認可基金的表現而不會對回報表示不滿;若全年努力爭取的成果不被認同會多麼令人洩氣。其二是當我們通知客戶發現一個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時,客戶即使不同意Baupost的投資建議而無意注資,但最低限度也不會提出贖回;擔憂客戶贖回已足以影響基金經理的表現,尤其是基金手上的投資組合愈來愈便宜的艱難時期。

有膽有錢趁低吸納

價值投資法創始人格拉罕(Benjamin Graham)1932年在《福布斯》的一篇文章說道:「當股票跌至價格低廉時,有些人有膽但無錢,有些人則有錢但無膽」;Baupost因為與客戶長期以來建立深厚的互信關係,在2008年第四季以至2009年首季成功集資買貨,錢的問題是解決了,但當時大部分投資者仍處於金融海嘯餘悸中,施維格要求克拉曼略述他大舉入市的膽量從何而來。

克拉曼回答說,更正確的說法是自傲(arrogance)而不是膽量,因為價值投資者每次作出投資行動時都等於在宣示:我比市場了解得更多,所以才會與其他投資者作出相反的買賣決定。但必須確定你買入的股票並非基於一閃而過的樂觀,而是經得起壓力測試的透徹分析,即使買入後股價短期下跌也不會削弱我們的信心。他強調,我們亦不會目空一切,知道市場上有不少高明的競爭對手,對自己的分析有充分信心的同時亦明白其中可能有機會出錯,因此隨時準備作出對沖或其他補救行動;而且我們從不會過度投資於單一項目,經常保留一定比重的現金以應付任何意外轉變,嚴格遵守安全空間原則令我們有足夠膽量去面對逆境。最後,多次的錯誤投資決定、巨大的投資損失經驗都會摧毀你的自信心,市況短期波動也會令你驚惶失措,投資者應盡量避免短線買賣,謹守買賣紀律,買入具潛在價值的投資項目,在市價合理時則毫不猶疑地沽出套利,逐漸培養良好心理質素。

靈活調校投資組合

施維格質疑克拉曼既然主張長線投資,但2008年Baupost在短短幾個月內動用基金的三分之一買入大量不良債務(distressed debt)和住宅按揭抵押證券(Resident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RMBS),表現活脫脫的一個短線機會主義者。克拉曼指出,其實到了2009年初,相關投資增至基金的百分之五十,我們的分析團隊不會放過市場上一切錯誤定價的投資工具和證券,只要該項目的升值機會大過我們持有投資組合,我們便立刻轉換目標。2007年次按泡沫和2008年金融海嘯令不少資產被恐慌性拋售直線下跌至非常吸引的低價,製造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

克拉曼舉福特汽車(Ford Motor)的債券為例:福特債券當年的折扣高達60%,即是面值1美元的債券以40美仙便可以買得到,而克拉曼認為,福特是三大陷入財困車廠(其餘兩家為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佳士拿Chrysler)其中最大機會存活的汽車企業。根據克拉曼計算,假如福特的壞賬率增加8倍,那麼整個企業資產40%將化為烏有,即使如此,福特的債券淨值仍相當於60美仙,安全空間何其吸引;而汽車企業又並不像次按資產會有多重槓桿,資不抵債的風險小得多。

至於Baupost的基本目標雖說是長線投資,一般會持有債券直至到期為止,但克拉曼表示,我們若以50美仙買入債券,預期3年後升回面值1美元,如果買入1年後債券已升到90美仙,我們不會為了未達預期利潤的10美仙再等兩年,漠視已累積可觀升幅的債券價格掉頭下跌的風險,Baupost絕對不是不識變通的呆頭鵝。

時移世易,克拉曼指出,現今的金融市場結構比格拉罕創立價值投資法和安全空間理論時複雜得多,例如2008年之前流行的槓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LBO)活動,雖然現實是不會每個行業都有機會被收購,但差不多所有股票都炒高兩成等待其他人接棒,安全空間策略已無用武之地,幾乎沒有一隻股票的潛在價值不被反映,換言之幾乎沒有股票是便宜的。而AAA評級的公司或投資工具也不是完全可靠,建築股的表現並不確切反映按揭和樓市的實際狀況。施維格補充指出,問題就因為傳統的股票投資者只着眼於股市泡沫,忽略了信貸泡沫其實同時形成,後來終於發生了克拉曼所說的次按問題惡化引起的連鎖反應,樓市、股市、金融機構按揭三個泡沫爆破危機。

QE措施埋下危機

克拉曼批評,金融海嘯後政府的處理方法埋下了美元和美國主權危機,他矛頭所指主要是聯儲局的QE措施。他指出,大約6至12個月前(2009年4月至10月)開始金融市場到處都看見聯邦政府干預之手,利率壓低至零息,通過問題資產救市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TARP)悉數購入所有不良按揭證券,等於慫恿投資者好趁零利率(毋須考慮資產質素)購買股票或高息的垃圾債券。眾所周知世上並沒有免費午餐,克拉曼擔心,聯儲局利用寬鬆貨幣政策救市和刺激經濟,最終難免造成美元貶值和通脹失控;更可怕的是,美國最後將失去財長蓋特納認為理所當然的AAA主權評級。古老諺語說:「你是怎樣破產的?」答案是:「慢慢地,然後突然發生。」克拉曼認為,除非選出一個有魄力的政治人物力挽乾坤,否則美國正走上破產的不歸之路,臨界點可能是忽然有一日美國政府拍賣國庫債券發現乏人問津之時(這與《黑天鵝》作者塔利布的觀點如出一轍)。

至於對沖高通脹的投資策略,克拉曼建議買入對利率變化敏感的債券認沽期權,付出的期權金就當作買一個災難保險。另外,黃金長久以來受到廣泛認同具有保值作用,站在價值投資者的角度,黃金屬於內在價值無法評估的商品之一,然而,由於擔心美元潛在貶值危機,不得不將黃金納入投資組合之列。股票方面,克拉曼一向認為深入認識少數投資項目勝過對多種投資一知半解,因此Baupost不會持有太多隻股票。

克拉曼表示,歷史不會重複發生,但歷史的韻律卻會不時重奏,我們都清楚知道狂印鈔票必將引致的危機,雖然無法預知危機何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