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2010-10-08 by 張信剛
在這個系列裏,我「游走」的地方全都在伊斯蘭文化圈或是它的邊緣。雖然近年來伊斯蘭和中東地區是「顯學」,我還沒有特別寫過伊斯蘭,總認為為用兩三千字來討論如此大的課題,且由一個教外人介紹十幾億穆斯林的信仰,有些不自量力。
接下去我計劃寫阿拉伯半島和地中海東岸的國家,實在繞不過伊斯蘭這個題目。最近,一位友人說,他聽過、讀過、也到過伊斯蘭地區,但仍舊缺乏基本認識,又沒時間細讀專門書籍。此刻我正在敍利亞,我的朋友,這篇文字勉力為你而寫。
穆罕默德接受天啟
西 元十世紀初,有四個並存的穆斯林政權:西班牙的後倭馬亞(Umayyad)王朝、埃及的法蒂瑪(Fatima)王朝、西亞的阿巴斯(Abbasid)王朝 和中亞的薩曼(Samanid)王朝。這四個伊斯蘭政權在地理上、種族上和文化傳統上都有很大的差異。然而,各地清真寺的格局和禮拜的儀式幾乎一致,誦讀 的是同一本《古蘭經》(一稱《可蘭經》),它們的工藝美術風格也極為相似。
政權雖有興亡,伊斯蘭的文化版圖卻一直擴張,一個地區一旦多數人信奉了伊斯蘭,就沒有再改奉其他宗教的例子;這與佛教、印度教以及基督教地區的情況很不同。
西 元610年,年約四十的穆罕默德受到天啟,向阿拉伯人宣揚獨一真主「Allah」(阿拉)。在阿拉伯語裏,「Allah」即是「God」; 「Islam」(伊斯蘭)是動名詞,意思是「順從」,與「salam」(和平)屬於同一字源;信從「Islam」的人叫做「Muslim」(穆斯林)。穆 斯林見面時會說:「As-salaamalaikum」(和平降臨於你)!
穆罕默德開始宣教的麥加(Mecca)是阿拉伯半島的商業中心。 那時麥加供奉着阿拉伯各個部落的不同偶像,每年可以從定期集市和宗教聚會取得大筆收益,所以他宣揚的一神教遭到抵制。西元622年,穆罕默德決定將信眾秘密分批轉移到商路上較北方的城市麥地(Medina),因為那裏的幾個部落邀請他去充當仲裁者。
穆斯林長征
西 元622年的「Hejra」(遷徙),為穆斯林社團打開了嶄新的局面,因此定該年為伊斯蘭曆的元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既是宗教領袖,又是政治領袖,而且親 自指揮戰鬥。從麥加跟隨他到麥地那的人稱為「遷士」,屬於創教開國功臣,享有很高的待遇;在麥地那加入穆斯林隊伍的人稱為「輔士」,也很受尊敬。這有些像 現代中國的「長征幹部」和「延安幹部」。
穆罕默德宣揚的基本教義很簡單:除了阿拉,沒有其他神靈,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阿拉無形無像、全知全能、至仁至慈;穆斯林要信阿拉、信先知、信經典、信天使、信末日;所有穆斯林同屬一個社群(Umma),彼此應該和平友愛。阿拉通過天使向穆罕默德傳 達了很多啟示,穆罕默德都一字一句地向信眾口述。穆罕默德死後不久,信眾的記錄給搜集編纂為全世界穆斯林共同遵奉的《古蘭經》。
伊斯蘭教的許多規定對七世紀時的阿拉伯社會都很有進步意義,例如禁止血親復仇;嚴禁高利貸;男子不許有四名以上的妻子;女子可以有自己的財產,可以要求離婚。
西元630年時,穆斯林軍已經十分強大,阿拉伯半島上多數部落都表示歸順。穆罕默德率軍進入麥加,下令搗毀所有偶像,其後宣布異教徒不可進入麥加。這個禁令至今仍然嚴格執行。
西元632年,穆罕默德到麥加朝覲後不久辭世歸真。他當日在麥加的言行舉止成為穆斯林朝覲的典範。
穆罕默德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人,許多人支持對他忠心耿耿的堂弟兼女婿(穆罕默德長女法蒂瑪的丈夫)阿里。前三任哈里發(Khalifa)先後是阿布.伯克爾 (AbuBakr;穆罕默德的老友和岳父)、歐麥爾(Omar;穆罕默德另一位妻子之父)、奧斯曼(Osman;麥加最有權勢的倭馬亞家族中唯一早年就支 持穆哈默德的人)。
什葉派與遜尼派誕生
西元656年,阿里終於獲擁戴為第四任哈里發,但卻遭到駐敍利亞總督穆 阿維亞(Muawiyah;奧斯曼的堂兄弟)和穆罕默德的遺孀阿伊莎(Aisha;阿布.伯克爾之女)的反對,穆斯林發生內戰。阿里派最初獲勝,但穆阿維 亞要求由真主裁決,仲裁結果對阿里不利。一部分阿里的支持者憤而出走,人稱「出走派」或「哈瓦利吉派」(Khawarij)。他們主張任何一個穆斯林都可以出任哈里發;其中一支至今在阿曼和北非的山區裏仍有少數信徒。
阿里失敗後,前往伊拉克的庫法(Kufa)。661年,他在納傑夫 (Najaf)遭一個哈瓦利吉派士兵刺殺。680年,他的兒子侯賽因(Hussein)應邀前往庫法的途中,在卡爾巴拉(Karbala)受到伏擊,英勇 戰死之後遭倭馬亞士兵斬首。這次慘劇使忠於阿里的人結為「什葉派」(Shea;意為黨人),主張只有先知穆罕默德的後人才有資格擔任哈里發。什葉派在教理、教法、教儀上也發展出一套與多數派不同的理論與制度。
目前佔穆斯林85%的「遜尼派」(Sunni;依照傳統者)一向以繼承四大哈里發的穆斯林正統自居。遜尼派中有四個不同的教法學派,嚴格的一派只承認《古蘭經》與《聖訓》(見下文)為法源,其他的認可類比推理和公議作為法源。
穆阿維亞擊敗阿里後,建立倭馬亞(Umayyad)王朝,以大馬士革為首都,積極經略伊斯蘭帝國。在鞏固四大哈里發時代已經征服的敍利亞、伊拉克、埃及和波 斯這四個文明古國之外,倭馬亞軍隊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向外擴張。西元711年,穆斯林軍隊入侵西班牙;征服撒馬爾罕(Samarkand),與唐朝勢力相 遇;又進入印度的信德(Sind)地區。今天伊斯蘭的政治版圖基本上是倭馬亞王朝所奠定;如今世界上有二十幾個阿拉伯國家也是倭馬亞王朝推行阿拉伯化政策 的結果。
建立阿巴斯王朝
西元750年,穆罕默德一位叔叔阿巴斯(Abbas)的後裔聯合波斯人推翻了倭馬亞王朝,建立阿巴斯王朝(Abbasids),遷都到近波斯的庫法,接着又在附近修建新都巴格達。
阿巴斯王朝前期的哈里發都很注重學術,熱心學習希臘、波斯和印度的哲學和科學。他們建立了「智慧宮」,進行了長達百年的翻譯運動。當年常被引用的一句穆罕默德的話就是「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西 元八至十二世紀是伊斯蘭的盛世。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學者分別編纂了穆罕默德在世時言行的《聖訓》(Hadith)、發展了教法學、教義學與教理學,並熱烈討論真主的本質、《古蘭經》是否為「被造物」、人的自由意志與前定的關係等。在自然科學領域裏,伊斯蘭地區領先於全世界。
宗教上艱澀的課題並無法滿足一般穆斯林的心靈需要,一些苦修的「蘇非」(Sufi)所發展的親近真主的方法開始流行。各種或高頌,或低吟,或運氣,或舞蹈,或擊鼓,或冥思的 崇拜方式常能令信徒如醉如癡。雖然宗教學者(ulema)譴責為異端,但這類宗教體驗難以禁絕。各種跟隨一位教長,形成個人崇拜,並由他的子孫世襲的蘇非教團也相繼出現。
出生於中亞的蘇非家庭,但受過傳統教育的學者安薩里(Al–Ghazali,1058—1111)在伊斯蘭力量開始衰退 時,提出一個調和傳統信仰和神秘主義的主張:承認蘇非是正統伊斯蘭的一部分,但蘇非的活動必須在正統教法和儀式的範圍之內進行。這項調和適時給正統伊斯蘭 注入了新活力,也影響了伊斯蘭學者在科學和哲學上的理性追求。
伊斯蘭社會在科學上的成就從十三世紀起就停滯不前。許多穆斯林學者認為這是由於蒙古人破壞文化長達一百年,一些西方學者則提出這是因為正統伊斯蘭在十二世紀放棄用理性主義進行思辨的結果。
孰是孰非難以判斷。我看到的是全球各地的伊斯蘭社會都在掙扎着謀求調和現代生活與伊斯蘭傳統。
游走於文明之間.二十九
香港城市大學前校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