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日星期三

遊走放文明之間 三十一:阿拉伯半島的興衰循環

By 张信刚  2010-10-22 信报财经新闻

1963年,我到美國看的第一部戲是《沙漠梟雄》(Laurence of Arabia;台灣譯《阿拉伯的勞倫斯》),印象十分深刻,但那時我對故事的背景卻不甚了了;後來才知道勞倫斯(T.E.Laurence)是阿拉伯專家、高級間諜和著名作家。據他自述,一次世界大戰時,任職英軍中校情報官,為總司令出謀獻策,又勸服阿拉伯各部落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奧斯曼土耳其人,以爭取民族獨立;可是英、法於1916年私自瓜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阿拉伯人在戰後也沒有得到獨立,而是受到新殖民者的控制。

地理位置 孕育宗教

阿拉伯作家蘇萊曼.穆薩(Suleiman Mousa)指勞倫斯寫的書誇大其詞,實際上幾個最具戰略價值的城市都是阿拉伯人憑自己力量拿下來的。無論誰是誰非,勞倫斯在阿拉伯漫長的歷史洪流中,只是一個耀眼的浪花。

阿拉伯半島位於亞、非、歐三大洲之間的中央地帶,東部面對波斯灣和阿曼灣,南臨阿拉伯海和亞丁灣,西部濱臨紅海,北面則以約旦之南的阿喀巴灣(Gul fof Aqaba)為界;其地域遼闊,面積等於三分一個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島。

阿拉伯半島是一個主要由沙漠構成的高地,整體上自西南部的也門向東北的波斯灣傾斜,半島北部主要是沙漠,西部的希賈茲(AlHejaz;或譯漢志)地區和也門是重要商道,有若干綠洲城市點綴其間,伊斯蘭教最重要的聖地麥加和麥迪那就在這條商道上。半島的內陸除少數綠洲外,幾乎盡是沙漠與山嶺,中部有一片南北向的高原叫納季德(Najd;意為高地,又譯內志),沙地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德(Riyadh)就在這一地區。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要素,就是從阿拉伯半島的地理環境中形成的。

這種地理環境,使得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僅有從許多世紀以來保持不變的地區;居民分成定居的人口和逐水草而居的貝杜因(Bedouin),兩者的種族與語言則相同。

阿拉伯半島是閃族(Semites)的搖籃。很早以前,一部分閃族從這裏遷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區(Fertile Crescent),先後成為歷史上的巴比倫人、亞述人、腓尼基人和希伯來人。閃族人雖然曾經大量外移,卻沒有證據顯示曾有任何外來人口侵入這半島的內陸 而改變了當地居民的特徵。

閃族強大 建立帝國

中世紀時,一個具有鮮明閃族特色的阿拉伯民族因為伊斯蘭教的出現而邁出阿拉伯半島,在一百年裏建立起一個自大西洋的東岸起、至中國唐朝的邊境止的龐大帝國。在這個空前迅速的擴張時期裏,他們在宗教、語言及血統上同化了各地許多不同的民族。

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只是一個大帝國,而且是一種文明。他們繼承了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又吸收了希臘——羅馬文明的主要特 徵。在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形成過程中,波斯文明與它相互融合;印度文明也有貢獻。說阿拉伯語的各族人民把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傳到中世紀的歐洲,喚醒了西方世界,促使歐洲走上近代文藝復興的道路。

今天,全世界幾乎四分之一的人口是穆斯林。說阿拉伯語的民族雖然早已不佔多數,由於誦讀《古蘭經》必須用阿拉伯文,伊斯蘭教的聖地又在阿拉伯半島,所以阿拉伯人在伊斯蘭世界裏仍然享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西元1258年蒙古軍攻入巴格達,處死伊斯蘭教的宗教和政治領袖哈里發,從而使伊斯蘭世界正式進入了多個政權並立、互不從屬的局面。

統治埃及的是由奴隸兵(主要來自高加索地區和東歐,也有東方的突厥語民族)組成的馬木留克王朝(Mamluk;意為「被擁有者」)。馬木留克王朝的首領蘇丹不是世襲,而是由奴隸兵的上層互選。他們在1260年擊退入侵的蒙古軍之後,成為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敍利亞及阿拉伯半島上的希賈茲地區的統治者,並且在 開羅推選哈里發,展示其合法性地位。奧斯曼人於1517年攻佔埃及,消滅了馬木留克政權,把她在阿拉伯半島的領土據為己有,並開始由奧斯曼蘇丹在伊斯坦布爾自任哈里發。一次大戰後,奧斯曼帝國解體;1924年哈里發制度正式廢除。

在後哈里發時代,沙地阿拉伯管理麥加與麥地那,以伊斯蘭教的正統自居。無論從地理位置、宗教力量,還是石油財富上看,沙地阿拉伯的確是中東、甚至是全世界舉足輕重的國家之一。

兩派結盟 各取所需

沙地建國的歷史是一個非常曲折的過程。話說自十六世紀奧斯曼人統治阿拉伯半島、入主伊斯蘭聖地之後,蘇非神秘主義開始在那兒盛行;由於奧斯曼人的寬容甚至是鼓勵,蘇非思想在伊斯蘭世界佔據顯要地位長達數百年。

十八世紀上半葉,一個出生於納季德地區的宗教世家、受過蘇非主義教育的學者伊本.阿布杜.瓦哈布(Ibn Abdul Wahhab, 1703-1792)決心與蘇非主義決裂,立志宗教改革,排除異端,淨化信仰。他得到納季德地區的一個貝杜因部落的酋長伊本.沙特(Ibn Saude)的支持,而伊本.沙特有改變現狀、統一半島的政治抱負;兩人遂互娶對方女兒為妻,通過這種聯姻建立特殊的結盟。

瓦哈布在伊本. 沙特的支持下講學、宣教,利用武裝力量傳播新教義;而伊本.沙特則建立起以瓦哈比教義(Wahhabism)為基礎的神權政體。後來,伊本.沙特的兒子繼承了他的位置,將勢力擴張到半島的西部和東北部;瓦哈布的兒子則取得了沙特王朝宗教大法官「穆夫提」(Mufti)這個重要職位的世襲權。

十八至十九世紀,由突厥語民族統治的奧斯曼帝國、波斯薩法維帝國和印度莫臥兒帝國在伊斯蘭世界裏三足鼎立;歐洲人在伊斯蘭世界的影響也日益強化,這使得伊斯蘭的發源地阿拉伯半島的形勢複雜多變。

在此期間,沙特家族的瓦哈比派政權曾經兩次遭奧斯曼帝國剿滅,其後人卻又兩度重建王國。一次大戰後,奧斯曼帝國解體,在阿拉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英國決定支持沙特家族統治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地方。1932年,「黑金」石油的發現,更鞏固了沙特家族在阿拉伯半島乃至整個中東的地位。

當今在阿拉伯半島上佔統治地位的瓦哈比教派源自遜尼伊斯蘭四大教法學派中最為嚴格的罕百里(Hanbali)派,但其嚴格程度比罕百里派尤甚。瓦哈比派堅持《古蘭經》和聖訓,主張一切應回到《古蘭經》;這與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m)相似,因此西方人稱之為「基本教義派」。瓦哈比派反對通過偶像、實物等手段作為接近阿拉的媒介,認為求助於使者和聖徒消災祈福的行為全屬多神信仰。他們十分注重祈禱、齋戒和行善,並禁止吸煙、飲酒、賭博、跳舞和華麗衣飾。

教條嚴格 走向極端

近數十年,在瓦哈比教義的影響下,伊斯蘭極端主義在世界各地逐漸抬頭,這些「聖戰者」主張一個人不應順從統治者,只應順從真主,只有和他們信仰一致的人才算真正的穆斯林,其他人即使祈禱和齋戒,只要支持他們認為是褻瀆真主的統治者,就不算是真正的穆斯林;「基地組織」就是由具有這種極端思想的恐怖分子組成。

阿拉伯半島情勢之所以複雜,恰恰是由於瓦哈比主義既是統治者的意識形態,又是企圖推翻統治者的極端主義分子的理論基礎。

前兩天,沙地阿拉伯一個王子在英國被判無期徒刑,因為他在倫敦一家酒店虐殺一名僕人。像他這樣信奉瓦哈比教派、行為上卻不守教規而放肆胡為的王族和統治階層在沙地比比皆是。

吊詭的是,西方一些國家為了經濟利益,偏向維護和籠絡這個階層;這個階層裏許多人的行為,卻往往成為極端主義者和恐怖分子的「招募廣告」。

游走於文明之間.三十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